自古江南多秀麗,一座青山半入城。座落于姑蘇城西的陽山,高338.2米,延綿20余平方公里,蒼巒疊翠十五峰,六塢六嶺四崖洞,三澗七泉數白龍……
在古陽山星羅棋布的歷史遺跡中,無一處不流傳著古老凄美動人的故事。 然而最為動人的則是世代相傳的白龍寺--白龍泉的故事。
相傳東晉隆安年間,天上太白金星下凡遇一繆姓姑娘正在山上砍柴,時值正午,便以一“干點心”相贈,食之有孕,翌年三月十八在山中產下“白龍”而祀為龍母。“白龍”被天帝封職“瀟湘”,便歲歲回鄉探母省親。
一日,京口江畔一艄公遇一白衣人乘船稱從湘水長沙回吳省親,許下渡資十千銀錢,先付一半,舟行時叫船家自行閉眼,只聞耳傍風聲呼呼猶如騰云駕霧,瞬間已至吳中陽山西麓。船家驚魂未定,睜眼觀看已不見白衣人蹤跡,但見一泓清泉順流而下,潺潺有聲,泉傍石臺上置有銀錢伍千,驚嚇之際不覺頭昏眼拙,口干舌燥,乃掬泉水飲之,頓覺心怡氣爽,眼目清亮,精神百倍,方知“白衣人” 乃白龍下凡回鄉省親,千里之外施法遁水而至……。因此泉水無論旱澇終年不絕,水質奇佳具有清目養神,延年益壽之功效,被當地村民譽為“圣水”。
為紀念“白龍”奉孝母親,恩澤百姓,在泉邊修建了“白龍”祠廟供奉,并稱此泉為“白龍泉”。陽山史志記載該泉:“方徑千尺,深也如之,裨神之功,味甘而輕清”。正是:山不在高有仙則名,水不在深有龍則靈。斯是陽山,唯水清靈。苔層疊翠綠,植被入眼青。感懷陳舊事,諺俗論古今。